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一个由强转弱、最终饱受欺辱的王朝。清朝末期,因为慈禧太后的顽固守旧王朝失去了自救机会,最终迎来灭亡。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慈禧身边也有一些思想开放、眼界开阔的女官,深受慈禧宠爱的裕容龄就是其中之一。这位被当作公主对待的宫廷女官,先后在日本和法国等地定居,一生钟爱舞蹈并获得过“蝴蝶舞后”的美誉。
可惜她却爱上了一个条件,晚年双腿还被打断在马厩生活,晚景十分的凄凉。那么,裕容龄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呢?
“蝴蝶舞后”漂泊海外学习舞蹈
1898年裕容龄出生,她是正白旗汉军世家的贵族小姐,也算是出生在一个外交世家,父亲裕庚是满清朝廷的一品大员,在1895年被朝廷任命为驻日本公使。
因为要长年住在海外,所以裕庚上任前把妻子和7岁的女儿一并带上,举家远渡重洋来到了日本定居。年幼时的裕容龄此前从未离开过大清,对这个陌生国度(日本)的一切都充满好奇。
某一次宴会上,主办者请来日本著名的舞伎跳舞助兴,裕容龄目不转睛地看着舞伎的身姿心中大为震撼,从此对日本古典舞蹈念念不忘。
她是朝廷一品大员家里的格格,碍于父母的身份不方便当众学习日本舞,只能偷偷找到一名能歌善舞的日本女仆,让她教自己跳古典日本舞。
裕容龄舞蹈天赋极高脑子也聪明,很快就掌握了古典日本舞的风格韵律,女仆教授的各种小技巧她也都烂熟于心。
后来日本大臣土方夫人到访,裕容龄为其表演了古典日本舞《鹤龟舞》,受到后者的热情赞赏。
她的父母却认为一个大清格格,擅自在外国高官面前跳舞实在有失体统,事后狠狠责骂了她。不过在裕容龄的坚持下,父亲裕庚还是答应让她学习日本舞,但不允许登台表演。
从此裕容龄拜入舞蹈启蒙老师日本大礼官长崎的门下,学习日本古典舞蹈和外交礼节等课程,同时父亲裕庚还找来老师教她日文和英文。
就这样裕容龄有机会接触到不同国家的文化,眼界因此变得开阔了许多,对于舞蹈的热爱也与日俱增。四年后,裕庚任期已满从日本调离,前往法国担任驻法公使。
他带着家小搬到法国巴黎居住,并将女儿送到巴黎女子圣心学校学习,而身处艺术氛围浓厚的浪漫之都,接受的也是更加开放的西式教育这段时间的生活让裕容龄的思想观念受到极大影响。
当时,法国上流社会认为孩子多才多艺是一种美德,他们对于舞蹈的热爱和对于自由的追求,也让裕庚夫妇对裕容龄喜欢舞蹈之事产生了改观。
刚巧不巧,有位法国外交官夫人到裕庚家做客,看到乖巧可爱的裕容龄姐妹后,邀请她们和自己的两个女儿一起学习舞蹈。夫人还邀请到了现代舞鼻祖伊莎多拉·邓肯,让她担任四个小姑娘的老师。
第一次见到邓肯时,裕容龄应她要求为其即兴表演了一段舞蹈,邓肯看后连连鼓掌并对裕容龄的舞蹈天赋赞不绝口,还表示“白教她也愿意”。
三年的学舞生涯中,裕容龄充分展现出国人勤奋刻苦的钻研精神,深得邓肯真传。后来,邓肯根据希腊神话创作了一出歌舞剧,点名要让自己的得意弟子裕容龄担纲主角。
公开演出那天裕庚夫妇也受邀前往观看,他们万万没想到台上那个裸露双臂和双足的舞者,竟然是小女儿裕容龄。裕容龄的舞姿曼妙动人博得了满堂喝彩,可四周的欢呼喝彩声却令裕庚更加恼怒。
回到家中后,他们把裕容龄反锁在房间里不让他继续学习舞蹈,裕容龄却打定主意要将舞蹈当成自己奋斗一生的事业,任凭父母如何责骂都不肯屈服。
经过了长达一个礼拜的争执,心疼小女儿的裕庚夫妇还是服软了,同意小女儿学习芭蕾,又送她到巴黎音乐学院继续深造。
1902年,年仅13岁的裕容龄登台表演了《玫瑰与蝴蝶》、《希腊舞》和《水仙女》等歌舞剧,引起巨大反响,巴黎的观众们对她赞不绝口,并夸她是来自东方的“蝴蝶舞后”。
成为女官恋情夭折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裕庚的任期很快又结束了,裕容龄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巴黎,跟随家人回到北京。
此时的裕容龄性格活泼、相貌秀美,浑身洋溢着少女特有的青春活力,另外她还同时精通中、日、英和法等多国外语,因此很快就被慈禧召入宫中担任翻译女官。
活泼开朗的裕容龄深得慈禧宠爱,平时慈禧不光带着姐妹俩接见外国使臣,还领着她们一起听戏聊天、出巡游园,照相时候也要让她站在左右。
一时间她成了慈禧跟前的大红人,慈禧甚至干脆封裕容龄为郡主,不过宫里的奴才们却都喊她们“公主”,不停巴结奉承她们(公主比郡主的地位高)。
在巴黎和日本的八年生活经历,让裕容龄的思想发生了巨大转变,她只想过上更加自由的生活,对于充满尔虞我诈、处处严苛教条的宫廷生活深感疲惫。
也就是在这时一场缘分不期而至,故事的男主人是慈禧太后跟前的另一个红人小德张,他闯入了裕容龄的世界。
小德张脑子机灵、嘴巴能说会道,长相也十分的清秀,在那个死气沉沉的深宫中,就像是一道照在裕容龄头顶的阳光,为她驱散心中的阴霾。
正所谓“日久生情”,两人长时间在慈禧的手下一同工作,再加上他们正值年少青春,互诉衷肠、暗生情愫、深陷爱河之中再所难免。
也许是受到这段感情影响,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裕容龄燃起了创作的激情。
她从宫中表演的京剧名角和民间舞者身上吸收灵感,再结合自己所学的西方舞蹈,连创作出《扇子舞》《观音舞》和《如意舞》等舞蹈,深得慈禧太后等皇室贵族喜爱。
可惜的是,舞台上的风光无法拯救她在现实生活中的压抑苦闷,小德张是她在深宫中唯一的慰藉,然而这段感情却只维持了四年就以悲剧落幕。
裕容龄是大清朝的格格,更是老佛爷亲口封的郡主,她的白马王子必然是人生人。反观小德张,他只是个五肢不全的阉人,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两人都不匹配。
世俗的偏见注定会让两人的感情遭到重重阻力,果不其然,裕容龄的父母得知此事后表示强烈反对,他们无法容忍女儿如此胡来,慈禧太后也想将她嫁给某位满清贵族。
为了让女儿忘记小太监,父母强行给裕容龄安排了一场婚姻,对方是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然而,裕容龄很抵制这样的婚姻,刘春霖也看不上女方的言行举止,这段婚嫁无疾而终。
根据一些野史的记载,是刘春霖拒绝了女方提出的亲事,“状元拒绝郡主”这在当时可是大新闻,一度让裕容龄成为了民间百姓的谈资。
在长辈们的安排下裕容龄离开皇宫,她被人带到上海生活,后来因父亲裕庚病逝,裕容龄再也没有回到过皇宫,她和小德张之间的感情也就此划上了句号。
所幸1912年辛亥革命后,裕容龄和在总统府担任军事参议的唐宝潮少将结婚,一代佳人终于获得了归宿,至于小德张的结局如何也无从查知......
醉心舞蹈晚景凄凉
离开那座虚伪而腐朽的紫禁城,来到充满新兴事物的上海,裕容龄对于舞蹈的热爱并没有减少,反而有了潜心钻研跳舞技巧的机会。
源远流长的古典文化成为裕容龄舞蹈世界中的一座宝库,她拼命地从传统文化里汲取养分,将其融入到自己的舞蹈之中,一度成为了上海的知名人物。
正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何况一舞女乎?”生活中的裕容龄还经常关心社会形势的变化,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1922年,裕容龄应邀前往上海真光剧院,通过义演筹集善款救济上海郊区的贫苦农民。
几年后,她又前往协利礼堂参加京泮中外慈善家举办的义演晚会,当时裕容龄已经是39岁的中年妇人,早已过了舞蹈演员的黄金时期,可她的功底依旧深厚,平时一直勤练不辍风采不减当年。
战乱年代,裕容龄依旧在钻研舞蹈技艺,并接触到了大量的古代民俗文化和曲艺知识,学问十分渊博。建国初期,周总理早就听说过她的大名,还专程聘请她担任中央文史馆的馆员。
任职期间,裕容龄把自己在清宫中经历过的各种舞蹈活动,记录在《清宫琐记》这本书中。纵观整个中国近代史,能在舞蹈方面取得如此卓越的成就,并在中外各国都深受欢迎的舞蹈家屈指可数。
因此裕容龄的名字也以“近现代第一舞人”的称号,被收录到新近出版的《中国舞蹈大辞典》当中,可惜的是这位一生中取得过无数辉煌的传奇舞者晚景却很凄凉。
裕容龄出身于八旗贵族之家,又曾是宫中红人、大清朝的郡主,后来还给洋人跳过舞,这些事情皆被记录于《清宫琐记》之中,而这本书就是别人攻击她的证据。
在那个充满动荡的年代,“资本”等标签变成了裕容龄身上的小辫子,让她遭到反复批斗。不单单是口头批斗,批斗者还将她那双“对舞蹈家来说最为重要”的双腿打断,并且把她关到了马厩中。
痛苦不堪的裕容龄向周总理写信求助那群人才收敛了些,给她送来了被褥床铺等生活用品,但这些补救措施对84岁高龄的裕容龄而言未免太迟了些。
1973年,深受肉体和精神双重打击的裕容龄与世长辞,人生定格在了84岁,谁能够想到辉煌半生的裕容龄郡主,是以这样的结局落幕。
总的来说,裕容龄的一生跌宕起伏极具传奇色彩,在那个封建礼教大行其道的年代,她能够积极接受新鲜思想和事物,这份开拓精神着实难能可贵。
她终其一生都对舞蹈事业痴心不改,这份坚韧与执着也十分令人心折。从裕容龄创作的这些舞蹈中不难看出,她既有舞蹈家特有的舞蹈敏感性,同时也具备极强的学习吸收能力,无愧“蝴蝶舞后”的名号。
活得体面是一个人的终身修为,可裕容龄却得不到,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