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IDF提名”评优单元是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的主竞赛单元,旨在挖掘与表彰“有态度的纪录作者”和“有温度的纪录作品”,促进与鼓励纪录片人在创作成长路上的探索与坚持。
大会采用公开征集形式,面向全球的纪录片制作、发行、播放等机构及独立纪录片作者征集2020年1月1日之后制作完成、且符合年度主题——“感·知”的纪录长片(时长60分钟及以上)、纪录短片(时长60分钟以内)及系列纪录片(两集及以上或具有关联性的系列作品)。
本单元由学术委员会所聘请的选片委员会对全球征集的作品进行初评和复评,遴选出优秀纪录片入围“IDF提名”评优单元。大会期间,IDF学术委员会邀请国内外纪录片领域的学者、导演、制作人等领军人物组成“IDF提名”评审委员会,对入围作品进行终评, 角逐“百万大奖”。
本年度“IDF提名”评优单元共收到来自 6 大洲 73 个国家及地区,共 562 项有效报名。其中,中国制作(包括大陆、香港、澳门、台湾)278 部,中外合制 32 部,外国制作 252 部;其中,纪录长片 270 部,纪录短片 252 部,系列纪录片 40 部。共有浙产纪录片 38 部。
“IDF提名”评优单元入围片单将于明日公布,敬请期待。
世界超出想象 人类悲欢相通
初审评委
顾雪
顾雪
满族,导演、策展人。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硕士,内蒙古青年电影周联合创始人。纪录片《家庭会议》曾入围第42届法国真实电影节国际竞赛单元,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国际纪录片电影节,获得英国伦敦Open City纪录片电影节新锐电影人奖。作品《鼓楼之下》曾入围香港国际纪录片电影节。
感谢IDF的邀请,这些天里看了89部纪录片,有幸集中地观看到世界范围内纪录片的样貌,多样的题材、差异化的影像方式、地区化的个性和人类命题的共性关注,你会极大感受到纪录片真实感带来的深刻体验。
在这89部纪录片里,有55部国外纪录片,34部国内纪录片。内容非常丰富,关于现实题材,关于历史和记忆的思考,关于个体成长和困惑,关于性别和族群认同,关于家庭关系和代际变化,人和动物的关系……人物传记,音乐纪录片,essay film等多种样式。作为一个纪录片导演,可以感受到国内的纪录片和国外纪录片语言体系上有一定的差别。
国外的纪录片呈现的表达方式和影像语言探索的多样性,相比较而言,国内纪录片,更多放弃了影像本身的可能性,看到的更多的只是记录手段。
初选有三个小组,本组的国内纪录片关注于个人的情绪、传统民族和文化的消失、老人、扶贫、弘扬正能量相对比较多。相比较国际纪录片缺少独特的视角和比较大的视野。尤其在年轻人的创作上有自我情绪化倾向。
王申
王申
导演、编剧、剪辑。回族。本科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首作《芳舟》入围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荷兰竞赛单元、捷克One World等多个国际电影节,第二部纪录长片《石史诗》入选瑞士真实电影节等多个提案会,获平遥国际电影展制作中项目单元向上评审奖。
近九十部纪录长片中少部分是国内纪录片,多数是国际纪录片。显而易见,国内纪录片的平均质量远低于国外。能从视听及叙事的角度出发的作品不多,更谈不上美学自觉和观念创新。整体看下来,国内纪录片依旧在技术、美学、叙事、观念上与国际纪录片处于两个时空。
除了手段的分野外,国内外纪录片在题材和主题上也有极大差异。中国像是一块脱离于世界的巨型孤岛,并不在世界普遍的语境与议程内,这反映的恐怕是我们一种更大的文化处境。中国作者创作时,更多的依旧是以直觉经验和既有的社会关系出发,站在社会学和人类学的系统中进入创作的并不多。
而几十部国际纪录片看下来,最强烈的感受恰恰不是有关纪录片本身的。看片的这些天,以新闻里的一场洪水始,以身边的一场台风终。
水声透过墙壁不时渗进看片的小黑屋中。银幕上,这场雨也淹没了缅甸克钦玉矿工的茅舍,奔腾在叙利亚和伊拉克的界河,为雨林中的印第安人填出圣湖,汇入黑海托起高加索山上的大树远航。郑州的地铁,积水的转塘,人类如此不同,又如此悲欢相通。
杨欣茹
杨欣茹
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教师,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美国杜克大学访问学者。曾任职于4A广告代理商。研究方向主要为影视文化与产业、青春电影、电影媒介研究。
几个昼夜观看从世界纷飞而来的纪录片,像是穿越时空在各处游荡,通过摄影机试图进入不曾拥有过的生活,见证超出想象的存在。
从寻常百姓家的客厅话家常,到罕无人迹的高原寻找雪豹;从北极苔原的雪橇小房,到南美的水上人家;从生蚝、鹳鸟、母牛、羊驼,到摇滚中年、电话维修员、剧场演员、体操少年、篮球少女、手艺人等等,千姿百态,不胜枚举。
通过主题和形式各异的纪录片,导演将世界记录到我的眼前,我似乎因此更认识世界了,但同时我更感觉对这个世界陌生了,记录的世界已然超出我所能想象,真实的世界又如何?
看到未曾见证与想象的大千世界,才确认自己的视界多有限。层见叠出的事情正在发生,如果没有这些记录,我们永远不会知道,也就不会因此改变。而当我们通过纪录片看到了,改变或许由此而生。如果可以,我还想看看更多我未曾认识的世界。
纪录聚焦百态 生活疗愈人心复审评委
复审评委
长片
王小鲁
王小鲁
影评人,策展人,电影学博士,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出版书籍有《电影与时代病》(2008),《电影政治》(2014),《电影意志》(2019)等。
被抛弃的人们、纪录与反抗、疗愈与拓展……本次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收集的纪录片覆盖国家和地域广泛,从第一世界到亚非拉。印象最深的是第三世界人民生活和斗争的纪录片。虽然身处危机,但他们饶有反抗意志,维护自身尊严权利的手段也很丰富。这与我从前的想象完全不同,也令我深受教育。
纪录片更多致力于发掘问题,整体观片后,我感觉自己看到了全球被抛弃的人们的生活集萃。他们令我们看到全球各地人们的生存图景和内心生活。评委们都感觉这是一次富有深度的全球旅行——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虽然很多纪录片表达的议题和人物命运令人叹气,但也让我们反思自身处境。希望大家都能够从中获得力量,获得关于纪录片和生活的双重创造力。
今年观看的纪录片大部分都很不错,难以取舍。唯有中国纪录片的创作似乎遭遇了小冰期,其状况有点寥落。但从全球范围来看,可以感受到全球数码时代后纪录片的力量的涌现,它似乎能够到达一切地方,聚焦事件、捕捉人物形象、重现历史、疗愈人心,希望“全球纪录片共同体”在这里凝聚,并能够一起成长。
黄骥
黄骥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中国电影研究院特邀专家。作品《笨鸟》曾获柏林国际电影节新生代单元评委会奖,《鸡蛋和石头》曾获鹿特丹国际电影节金老虎奖等多个奖项。并担任塔尔科夫斯基镜子国际电影节、北电文学系金字奖、FIRST、山一、德国影展、澳门文化局电影剧本深化计划、新片场等多个国内外影展评委及训练营导师。
在全民影像化的当下,角度以及处理各类材料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本届纪录片,有的呈现了颇具野心的乡村变迁史,有的呈现了阶级剥削的完整性和彻底性。聚焦的对象有用自媒体挑战国家政权的现代唐吉柯德,有为了挣脱包办婚姻而反对父权的女儿,还有不能说话的母牛。
有的以私影像作为入口,逐渐引领观者走向开阔的历史中,再以表演回旋到历史对个体及家庭的影响,因此甚为动人;有的纪录片对历史材料的再次使用让人耳目一新且非常难得;也有纪录片对战争的描写不再聚焦于肉体的血肉模糊,画面凝练而写意,形散而神不散。
特别高兴能参与到这次的评审工作,不仅在这段时间里跟着这些纪录片看见并深入了全球,同时也看到了全世界优秀的纪录片工作者呈现出来的各种可能,对自己的创作也有很多启发与帮助。
叶云
叶云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从事绘画、纪录片、公共艺术等创作。《对看》短片入围台湾国际纪录片双年展、云之南记录影像展。纪录长片《对看》荣获2015釜山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入围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IDFA、 HotDocs等重要国际影展。
复审那段时间我一直在反复说,这是一趟世界苦难九日游,每天从早上九点半到晚上九点半,喝着咖啡坐在大荧幕前眼睛都舍不得眨,观看来自五大洲的战乱纷争、人类疾苦、家庭破碎,以及那些与命运、权力抗争的充满生命力,给我极大力量的可爱人们。
如果不是有选片的职责所在,早就爆哭多次了。甚至会想,为什么我还没能遇到一个能给予我巨大力量的拍摄对象?
是因为环境的制约,还是自身的能量还无法制衡?脑海里也闪现过那些在大都市里来文化空间看《对看》的年轻人,他们的生活和纪录片里展现的生活冲撞如此大,就像现在的我:观看世界的纷争、他人的苦难,是为了什么,我们还能做些什么,改变什么?
整体观片下来,会发现国内纪录片的水准与国际的纪录片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当获取生猛影像的时代已经过去,如何在夹缝中生存,并持续推出保质佳作,也是我的课题。
短片/系列片
黎小锋
黎小锋
纪录片导演,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主要作品《游神考》《昨日狂想曲》《遍地乌金》《我最后的秘密》《夜行人》等。
就主题、结构、节奏、韵律的平衡度与协调性而言,一部短片比一部长片可能更容易面临诘难与拷问。
在国际短片中,有关于战乱之地几个孩子成长的纪录片,拍摄团队持续五年的现场跟踪,让纪录片不仅有现实的残酷质感,更有时间的重量。有导演将发生的重大灾难以一种令人触目惊心的沉浸方式再现出来,更新了观者的记忆与认识。也有纪录片借助现代科技,通过对动物的接近与跟踪,出人意料地展现了它的视角与形迹,试图超越人类中心观点。
在国产短片中,有民族志特质的、散文电影式的短片,有意模糊了虚构与非虚构边界。有对记忆/空间的探寻,也有对梦与现实关系的处理。浙江本地短片中,有采用观察式拍摄的纪录片,颇为考验主创人员的诚意与耐性,随时间变化带来的人物境遇变化由此而可触可感,也有与之相照的空间型的、片段式呈现的短片,安静淡雅,波澜不惊。
本次选片中,那种以极端探索性表达见长的实验短片,偶尔会因为评委们的高度共识而选入片单;大多数时候,则会被提议放到实验艺术展映上去。取舍之间,其实很难有一定之规。
陈苗
陈苗
电影导演,编剧,制片人。院线电影作品有《上海的女儿》《星星的孩子》《十三岁女孩》《米尼》等,先后获得中美电影节“新晋导演金天使奖”“年度最佳纪录片奖”,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人文关怀”特别奖,国际教科文组织 UNESCO 论坛奖等,纪录片作品《夜上海》《我属蛇》《上海恰恰》《我的露露》在凤凰卫视,东方电视台等播出并国内国际获奖众多。
在西子湖畔中国美院竹林景观中,观看全球各地的最新纪录片作品,呼吸后疫情时代的焦虑和深思,感觉人文艺术力量永远是改变世界的原动力。
有的纪录短片创新出一种超现实主义的美感,使我们在一个“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 的前沿都市,看见了真实的人物关系,成就了一次有趣的艺术探索。
也有纪录片希望达成一个非物质遗产,对歌,和现实主义场景之间的链接,把亘古以来人类情感,无论是爱情还是亲情还是祝福,遗憾还是梦想,都有机地融入在了当下生活琐碎而平凡的肌理。
更有纪录片通过自然环境和人物关系,以及每个人物所经历的生存死亡主题来达到的和解或者超脱,对音乐、剪辑、摄影影调都有精妙的把握。
与评委同事的讨论促进了我们之间的理解,梳理以往的经验,鞭策了未来的创作。
高世强
高世强
实验影像作者,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学院实验艺术系主任,教授。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从事情境雕塑、装置及实验影像创作和研究。本世纪初,研创及教学方向逐渐聚焦于活动影像领域,近年来致力于空间影像叙事研究和创作。
近两年,关于新冠疫情的纪录片数量众多,可谓汗牛充栋。作者们以各种各样的角度和方式,或直接或委婉,或激愤或幽默,或调侃地表现着隔离的困扰、秩序的混乱、政治家的昏聩、资本的丑恶……看多了,也就麻木了。
其中有的纪录片的表现手法却令人耳目一新,一下从众多的疫情题材作品中脱颖而出。作者同样是透过隔离的窗口将镜头对准外面的世界,不同的是他用实验影像的手法,戏虐地揭示出混乱表象下权利与金融资本的精明和无情,以及面对普通市民时的冷酷,幽默而深刻。
有的作者以纯记录的镜头语言将现实生活赋予了童话世界的色彩。物质的匮乏,无碍于童年的乐趣、与动物间的亲昵,以及大自然宽广背景下凸显着的亲情。
而有的纪录片,在观片时,随着故事推进,不知不觉中我已经忘了表现手法、镜头语言之类,单纯地被带入了主人公的悲喜,被她生活中的小幸福或突然的困扰挑动着情绪。
“IDF提名”评优单元入围片单将于明日公布,敬请期待。